7月9日-15日,我校艺翼生辉实践队师生一行深入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桂圩镇,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实践队将“高校所能”与“镇域所需”紧密结合,以“短视频+直播”等新媒体技术为主要抓手,聚焦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,深入田间地头、红色遗址与农家院落,通过深度调研、创意设计、直播助农和矩阵宣传,为桂圩镇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,探索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。

图:与桂圩村村支书合影
深入调研摸实情,精准剖析献良策
为探索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,实践队与桂圩镇政府建立结对帮扶机制。紧扣当地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优质的绿色生态农业资源,实践队以创新创意为驱动,构建“实地调研+短视频创作+直播推广”三位一体服务模式,致力于破解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瓶颈,拓宽销售渠道,促进农民增收与乡村文化传播。
实践队抢抓桂圩镇贯彻落实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机遇,深入桂圩村、勿坦村、平全村、岗罗村、䓣口村、新塘村等6个典型村落。通过走访党群服务中心、与村民深度交流座谈、产业基地实地考察,系统梳理各村特色资源禀赋与优势产业现状,实践队精准定位并识别制约乡村发展的核心痛点:冷链物流设施缺乏、销售渠道单一、过度依赖中间商;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、缺乏市场竞争力;同时,红色资源活化利用不足,未能充分释放其潜在价值。扎实深入的调研为后续精准施策提供了坚实依据,也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的重要性。

图:实践队在百香果基地调研

图:实践队在葡萄基地调研
创意设计赋新能,打造特色文化IP
针对桂圩镇作为革命老区和农业大镇的定位,以及特色农产品“有品质缺品牌”的市场困境,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深度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。经过多轮创意研讨,设计完成融合地域特色与红色基因的系列IP形象——“桂鸿”、“桂瑶”、“桂宝”。此举旨在运用品牌化思维,提升桂圩镇特色农产品的文化内涵、市场辨识度与吸引力,推动“红色基因”与“绿色产业”深度融合与价值转化。

图:系列IP形象
深耕红色资源,活化文旅价值
为助力桂圩镇擦亮红色文旅名片,实践队实地深入探访中共三罗旧址、李荣兴故居等革命遗址。通过问卷调查、深度访谈、实地勘景等方式,队员们深入了解革命历史。基于详实调研,团队制作完成4部文旅宣传短视频,以创新手法展现桂圩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资源的独特魅力,旨在提升文旅资源吸引力,促进第三产业升级,协助当地打造特色文旅名片。
直播培训解难题,拓宽农产品销路
在古增村走访时,实践队了解到,63岁副村长张英自2011年任职以来,始终扎根基层,带领村民探索致富路径。2020年,她敏锐洞察电商机遇,但年岁与技术的壁垒却成为难题:当年,开设村级电商服务点,次年赴县城学习淘宝运营,2022年更赴东莞苦学抖音直播三个月……虽全力以赴,仍难以独立掌握复杂的电商技术。村民们的香荔虽好,却因缺乏线上推广能力,难以触及更广阔的市场。
我校实践队在调研中被其拼搏精神所触动,迅速开展行动:连夜制定直播推广方案、反复打磨直播脚本,次日与张英副村长深入研讨方案细节,并开展针对性话术培训,为香荔线上推广做好充分准备。7月13日,实践队抵达古增村,完成场地布置、设备调试等直播前期筹备工作。直播过程中,队员蔡美玲通过镜头呈现村落风貌、枝头硕果,并进行现场试吃测评,而张英副村长则配合以方言热情介绍香荔的历史、外观和口感。
这是香荔第一次尝试通过直播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,点燃了村民通过数字化手段振兴产业的信心,为香荔品牌化之路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。艺翼生辉实践队将以此为契机,联合村委建立“数字助农”长效合作机制,持续赋能乡村振兴,将乡村振兴工作做深、做实。

图:走访张英副村长

图:实践队助力张英开展直播
实践砺青春,奋楫乡村振兴新征程
此次桂圩之行,艺翼生辉实践队用脚步丈量乡土民情,用镜头记录乡村蝶变,用专业技能服务地方发展。他们既进行了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,也深刻体悟了基层治理与发展的实际情况。通过与镇村干部、村民的深入交流,这堂“行走的思政课”深化了队员们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,提升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实际难题的能力。
队员们一致表示,将以此为契机,持续深化理论武装,投身实践锻炼,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,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
(外语外贸学院:艺翼生辉实践队/图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