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完善“学校-院系-班级-宿舍”四级心理预警网络机制,强化心理委员队伍专业能力,充分发挥其朋辈支持与桥梁纽带作用,3月13日下午,外语外贸学院在龙洞校区乐教楼101课室开展了本学期首次心理委员专题培训,全体班级心理委员参与。本次培训以“筑牢‘心防线’ 护航青春路”为主题,通过“理论精讲+实践指引”双线并行的模式,助力心理委员成长为校园心理健康的“前沿哨兵”。
理论精讲:聚焦问题识别,提升预警能力
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李倩瑜老师以《常见心理问题识别》为主题展开专题培训。她结合大学生群体典型案例,系统剖析了学业焦虑、人际冲突、情绪障碍等常见心理困扰的表现特征,并重点讲解了抑郁症、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早期识别信号。针对心理危机干预,李老师通过流程图解和情景模拟,梳理了“发现-上报-跟进-反馈”的全链条工作机制,强调心理委员需以“敏锐观察、及时沟通、规范上报”为原则,筑牢班级心理安全防线。

图: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李倩瑜老师开展培训
“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如同‘拨开迷雾’,需要专业知识与责任意识的双重支撑。”李倩瑜老师通过互动问答,引导学员掌握“察言观色”“有效倾听”等实用技巧,现场同学们纷纷表示内容“接地气、易操作”。
责任赋能:强化使命担当,织密防护网络
培训尾声,学院心理辅导员林蔓老师作总结发言。她指出,心理委员是四级心理健康防护网的“关键节点”,尤其在春季心理问题高发期,更需以“心灵哨兵”的使命感,主动关注同学动态,及时传递温暖支持。“一次耐心的倾听、一次及时的反馈,都可能成为挽救危机的‘关键之手’。”她鼓励全体心理委员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,在班级中营造“有困难主动求助、有异常及时响应”的互助氛围,真正成为同学身边的“知心人”和“守护者”。

图:外语外贸学院心理辅导员林蔓老师作总结发言
长效机制:夯实队伍建设,护航健康成长
外语外贸学院将持续推进心理委员能力提升工程,通过月度心理委员培训、心理健康主题班会、心理品牌特色活动、优秀心理委员评比等,构建“培训-实践-考核”一体化培养体系。学院还将依托“树洞信箱”、《心理委员工作手册》等载体,完善心理危机预警闭环管理,为学生的青春成长之路保驾护航。
(外语外贸学院心理辅导员站:周圣佳/文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