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落实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和《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》,切实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,外语外贸学院于四月下旬正式启动“AI教师素养提升月”活动。此次活动聚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系统提升,着力引导教师深化AI认知、拓展应用能力,积极探索外语外贸类专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,助力构建面向未来的高水平专业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。
4月28日启动仪式上,学院院长潘小波指出,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全面影响教育生态,外语外贸类专业首当其冲。专业面临课程内容滞后与行业需求脱节的内生性矛盾,必须推动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重构。在这一进程中,教师既是改革的推动者,也是成败的关键变量。他强调,教师AI素养不仅关乎个人教学转型,更关系到学院的生存能力与未来发展方向。本次“AI教师素养提升月”正是学院在转型关口主动部署、破题的重要举措,旨在引导教师实现从“工具使用者”向“AI赋能者”的角色跃迁。

图:彭伟强教授讲座
启动仪式后,深耕AI教育的广州外国语协会会长彭伟强教授带来主题讲座《生成式教育新图景:理念驱动与实践共生》。讲座围绕四大核心模块——生成式搜索、生成式学习、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估,讲解如何借助AI完成任务链构建、角色扮演、资源生成与动态反馈评估。他结合“外语+跨境电商”“SDGs可持续发展议题”等具体案例,演示AI如何参与课程重构与教学革新。每个板块均设有互动设计任务,引导教师根据本专业领域设计生成式任务单、思考评估方式。彭教授呼吁:“通过生成,重塑知识体系与专业能力;在共创中,把握机遇,引领AI时代的教育革新。”
本次活动除学院专业教师外,还吸引了来自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、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、广东开放大学、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、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等兄弟院校的教师代表,共计130余人参加学习。老师们在反馈中纷纷表示:“今天让我真正理解了,生成不仅是用AI找答案,更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。”“原来生成式教学可以让课堂变得更有生命力,不是我们讲、学生听,而是一起生成知识。”“讲座里既有理念的启发,也有很多具体的方法设计,特别期待以后能看到更多实际案例,把生成式学习真正落到我们的专业课堂中。”
后续“AI教师素养提升月”将围绕四大专题模块持续推进,涵盖外语外贸专业转型、生成式教学设计、AI赋能科研与知识管理、以及未来教师角色重塑,助力教师完成理念构建、能力更新与成果转化的系统跃升。
(外语外贸学院:吴端明/图文)